通用banner

【履职建言】农工党大连市委关于加强大连市120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履职建言】农工党大连市委关于加强大连市120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2020-04-30

为助推大连市120急救体系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市政协将“加强大连市120急救体系建设”列为年度协商计划,自今年2月,吴继华副主席带领课题组对市内急救中心、站点等进行调研,赴天津、济南等实地考察,收集17个城市相关资料,多次召开座谈会、分析论证会,对大连市120急救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大连市120急救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大连市120急救在人民群众日常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救援、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尤其是今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加强120急救体系建设,急救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与国家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急救站点数量不足,未形成一体化急救体系

大连市120急救为二元化管理模式,市急救中心下设7个分站、2个站点,负责市内四区300万人口的急救任务。旅顺、金普新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及长海县还有7个急救中心(站)。急救半径为20-3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20-30分钟,超出国家规定2-3倍。即使完成市政府今年确定的投入规模,也只能使120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提升到20分钟,与其它城市平均反应时间8-13分钟、平均急救半径8公里以内、每急救站点服务10万人以下差距太大。

二是急救车、医护人员不足,信息化建设落后

国家规定每5万人1辆救护车,而大连市院前急救车93辆,平均8万人1辆。市急救中心四班倒,白天只有8辆车在运行,夜间仅有7辆,这意味着市内平均40多万人用1辆救护车。而且车载设备老旧急需更新,急救人员随身携带设备笨重,应急指挥车、全天候运行救护车、隐形随行救护车十分短缺,无法满足急救需要。周围区市县由于区域面积大,站点少,有的高达90万人只有1个急救站。

一线急救人员工作艰苦、危险,薪酬待遇低,没有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影响职业发展, “留人难”、“招人难”,再加上编制少,人员不足已成为制约急救事业发展的瓶颈。

 

急救中心信息化硬件设备落后,无法对各急救分站(点)、救护车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院前与院内信息无法对接、互通,与公安交管、通信管理、消防等部门联动的立体医疗救援体系尚未建立。

三是运行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急救需要

急救中心支出的1/3需自行负担,缺口较大为救护车运行、维护费。院前急救医疗收费一直沿用2002年标准,救护车收费沿用2003年定价,多年没有调整。大连市急救收费标准与其它城市相比较低,收不抵支问题严重。

四是国家级胸痛中心等缺乏,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低

大连市只有大医附一胸痛中心、中心医院卒中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整体上建设标准较低,院前、院内高效、快速的无缝衔接有待加强。面向公众的急救宣传、引导、普及、教育还不充分,虽然红十字会、医疗机构等做了一些工作,但没有形成培训体系,居民急救意识和能力不强。特别是公共场所20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多数人不会用,电池也已耗尽,成了摆设。社会上经营院后运输的车辆缺乏统一管理及资质认证,救护水平和质量良莠不齐,一旦出现事故及纠纷难以补救和追责。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高起点规划布局,建立一体化急救网络体系

按国家要求和大连市实际需求,将今年政府采取的举措作为规划建设的前期工程,继续开展前瞻性地研究,制定与“两先区”城市定位相匹配的急救网络建设规划。规划至少要以服务半径5公里、8万人1个急救站点、4万人1辆救护车、10分钟到达急救现场为基本标准,结合城乡功能布局、区域人口规模等因素,按照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点三级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布局120急救网络。尽快出台《关于深化院前急救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急救中心(站)基本建设标准》,明确建设目标、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市内四区之外,以“市管区建”的模式,由所在区市县负责新增站点建设。市财政给予一定专项经费支持建站点,各级财政通过长效补助机制,支持急救事业发展。探索建立陆海空一体急救通道,为完成重大急救任务提供支持。

2、增加编制提高待遇,稳定急救人员队伍

市编办在现已增加急救中心编制的基础上,根据急救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增编计划。将院前急救医师职称评聘独立出来,建立符合院前急救特点的急救医师岗位序列,完善急救医护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急诊医师晋级副主任医师前,在院前急救机构服务半年”机制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探索建立大医院临床医生滚动式选送到院前急救机构服务1-3年的固定服务模式。完善院前急救医师转型发展保障机制,让年满50岁表现称职的一线急救医护人员,根据意愿转岗至基层解决后顾之忧。建立与职级、职称脱钩的绩效分配机制,原则上不低于同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的平均水平,以合理的薪资待遇吸引专业人才,确保“来得了,留得住,有出路”,稳定院前急救队伍。

3、适应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医疗急救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急救体系建设纳入市本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在市财政确定给予急救中心定额补助的基础上,按照全市统一急救规划制定资金投入计划和方案,可适当考虑用公共卫生经费为120急救兜底。调整院前急救收费标准,减少倒挂差距。建议将院前急救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将具有救护车、急救能力并自愿承担院前急救的省、市、部队、企业等二级以上医院纳入院前急救网络,由市急救中心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考核、统一监督,实现院前急救一体化管理。网络站点人员及待遇由定点网络医院负责,政府以购买服务形式对网络定点医院急救出车给予补贴,盘活网络医院救护车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制定出台医疗急救相关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职责、公民权利义务、急救资源使用、急救费用收缴等问题。按照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制定严格的非院前急救准入标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社会急救力量参与非院前急救的认证审批及组织、管理,明确责、权、利及法律责任和医疗责任,加强监管,严惩无资质非法运营。

4、加强指挥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组建大连市急救指挥中心,更新升级急救信息指挥管理平台,统一全市各急救中心、分中心、站点的院前急救业务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完善急救信息传输网络,实现急救信息在救护车与医院、医保、健康档案、院前电子病历的对接,使信息流先于患者流。建立覆盖全市的急救信息网络,增加救护车车载信息化设备,实现对全市120受理、调度和车辆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规范诊疗行为、维护医患双方权益、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扩大接报大厅空间,增加调度席位,提高120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推进与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联动机制。

5、打造急救绿色通道,提升公众救助能力

依托各大医院的专业优势,优化从救护车到病房或手术室的衔接机制和抢救流程,缩短中间环节和时间,以“精准化救护”的方式,推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最大限度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

发挥医疗机构、红十字会等作用,对基层医务人员、公务人员、警察、教师、公交司机、消防队员进行进行专业培训,在公众中普及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推广“微急救APP”使用。继续推进重点公共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工作,保证设备完好和使用性能。

总之,希望能尽快建设一支与大连城市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120急救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服务能级和保障能力。

 

                                       (此建议系农工党大连市委会在大连市政协月度协商会上的发言)


标签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