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个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打破了春节传统的喜庆。为了抗击这场辽沈战“疫”,做好疫情群防群控刻不容缓。医务人员是最勇敢的逆行者,是救死扶伤的践行者,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农工党锦州市委会领导班子正带领着农工党党员们以崇高的责任感、超强的专业精神奋斗在一线,“逆行”向前。
赵建宇(右二),农工党锦州市委会副主委、锦州市义县分管医疗卫生的副县长、义县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防疫、医疗、隔离等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接受锦州市政府监督检查。
衣服新(中),农工党锦州市委会副主委,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室主任,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积极参与医院各项防疫工作并带头为疫情捐款。
专职副主委李英积极协调,上情下达,发动广大党员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作贡献。
农工党锦州市委会积极参与由农工党中央发起的“2020年对农工党党员的调查问卷”答题活动。积极向农工党辽宁省委、锦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建言献策,共提出2篇建议,分别为《关于加大对一线医务工作者人文关怀的建议》及《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建议》,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建议》目前被锦州市政协采纳。
农工党锦州市委会许多党员始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前沿,为锦州市防疫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为他们深知抗击疫情离不开每个人的坚守和努力。
古塔一支部
尚鑫(左一),农工党锦州市委会古塔一支部主委、锦州市古塔区疾控中心检验科长。在这场战斗中,面对疫情,临危受命,担任古塔区疾控中心应急技术总指挥,带领疾控中心全体人员冲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发挥自己专业技术优势制定了疑似病例生物学样本采集实施方案。并到医院发热门诊采集疑似病例样本,为开展下一步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冲锋在前,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农工党员的她,以实际行动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更多人。
李状,农工党锦州市委会古塔一支部党员、锦州市传染病医院物资科科长。在疫情面前,放弃春节休假,放弃万家灯火的团聚,冲锋在一线,进入隔离区进行一线消毒,因为她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我是农工党员,必须向前。
郑楠(右一),农工党党员,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医生,她扔下一双儿女毅然走进隔离区,在厚厚的防护服、N95口罩下,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脸上捂出了痘痘,勒出了红印,但自己却笑着说:“这样也挺好,既省下了化妆品,又看见了我最美的妆容!”
付荣伟(左一),农工党锦州市委古塔一支部党员,古塔区政协委员,会同古塔区政协工青妇组购买护目镜、酒精湿巾、普通手套、医用检查手套、口罩、84消毒液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物资捐献给古塔区卫生防疫部门。
农工党锦州市委古塔一支部购买600双拖鞋,价值3000元,捐赠给锦州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单位锦州市传染病医院。
锦医大支部
锦医大支部农工党员们,在王宁主委的号召下,大家积极响应,主动发起捐款,共计捐款人数14人,共2800元,已上交至医院。
包淑萍,锦医大支部农工党员,她在锦州医科大学传染病房的发热门诊除夕夜值班,她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时刻,守护在一线。
王秀丽,锦医大支部农工党员、皮肤科门诊护士长,她退掉回家探亲的车票,在初一、初二均到门诊进行查房,排查科室有无接触疫区人员情况,履行一名农工党员的职责。
凌河一支部
农工党锦州市委凌河一支部为支援锦州市传染病医院一线的医务人员,捐赠洁丽雅长绒棉毛巾200条,价值1450元,以表达对战斗在一线医务人员的热爱和敬意。
杨文海,凌河一支部主委、锦州市附属三院内三科主任,春节期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没有休息。
古塔二支部
唐义超,农工党锦州市委古塔二支部党员、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疾控部医务工作者。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义无反顾地赴汶川参与医疗救助,这次他虽然离退休只有两年,但疫情当前依然坚定地选择战斗在医疗前线。唐义超同志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同事们,从除夕前一天一直在奋战。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能力有限,防护隔离标准不完全适应高致病性呼吸道传染病。为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爆发,医院领导极其重视,指令医院感染控制部配合基建部门一天之内整改原感染科病房,达到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要求,他和领导同事共同配合基建部门规划科室布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医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疾控部的所有人员24小时在岗,防护、隔离、消毒等物资发放,针对此次疫情调整全院感控管理方案,细化各种感控流程,专项培训,相关疫情报告,配合锦州市应急办现场消杀及可疑患者检测。
极度疲劳的工作中唐义超结石病复发,疼痛引起剧烈呕吐,打了止痛针后,仍然坚守在一线,坚持带病工作,奔波于主院区、西院区和重点科室之间,几乎每天都是深夜回家。疫情面前,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医生,不忘自己是一名农工党党员,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在思考防控工作,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敢担当、善作为,坚守在防控一线。
中心医院支部
李雁林教授,中心医院支部主委,孙军博士、徐兰锋主任中心医院支部委员,临危受命,成为锦州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专家组员。他们放弃休假,从腊月二十九开始至今一直坚持在工作第一线。积极防控,及时传达上级的各种指示精神,及时解读并带领大家学习最新的感控知识。为家乡锦州的疫情防控,感控学习站好第一班岗,他们就是锦州战“疫”的桥头堡。
钱生(后排左一),农工党锦州市委会中心医院支部党员、锦州市疾控中心办公室科员。在疫情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舍亲人,为他人”,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践行自己的理念。在开展疫情工作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形势,接到命令后,主动请缨担任“古塔区疾控防疫应急队”司机。作为应急队的司机,他知道保障同事们的安全就是他的责任,无论是单位常规值班,还是应急队值守,他日夜奋战,因长久坐姿导致自己的腰部受到挫伤,但仍坚持在一线,选择在自己的岗位履行着职责,忍着疼痛和领导说“不,我可以坚持,我不休息”。一句简短的话语,深藏着农工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太和支部
农工党锦州市委太和支部的7名农工党党员,目前已全部放弃春节假期,返回工作岗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战线中。他们或坚守在医疗一线,或从事疫情排查工作,全都在为控制疫情做着自己的奉献。
李丽芬,太和区卫健局副局长,负责区里相关防疫工作;吕雪松,锦州市太和区医院医生,一直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
王屏(左),锦州市全民健康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负责锦州卫生大厦防疫总指挥部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工作;
朱锦莉,锦州市中心医院医生、神经内一科职务主治医师,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岗位,负责门诊、会诊、病房诊疗工作;
张爱志,太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主要负责太和社区相关人员的居家隔离和监测,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提供消杀品等服务;
王驰,太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疫情期间药品及医疗器械违法案件的查处;
邱少华,太和区卫健局工作人员,在指定宾馆看护太和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隔离人员。
农工党锦州市委太和支部会同太和区委统战部一起对太和区防控疫情的前线进行了慰问。捐赠了价值1000元的一次性手套,鼓励他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定能攻坚克难,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李丽芬,太和支部主委,在锦州市市委统战部组织的新社会阶层义捐义卖活动中购买省作家协会作品一幅,价值200元。
滨河新区支部
赵爱华,农工党锦州市委滨河新区支部农工党党员,在锦州市市委统战部组织的新社会阶层义捐义卖活动中,购买中书协会成员作品一幅,价值1000元;通过锦州市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捐款1000元。
王玥,滨海新区支部委员、锦州市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为应对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她于大年初二立即到位值班,坚守岗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好保卫战!为住院治疗后康复的患者办理出院,为出院时突发出现异常情况的诊疗项目对照匹配上传,争取快些让他们出院。
王晓东,滨海新区支部农工党党员,锦州市口腔医院医生,积极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履行医生义务,践行农工党员责任。
滨海新区支部给滨海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捐献75%酒精30桶,价值1500元,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为滨海新区做贡献,因为防疫物资紧缺,所以东西不多,但这是农工党员们抗击疫情的热心。
此外,还有凌河二支部农工党员以锦州市二医院为主,党员翟钰强、郑锦忠、崔保国、刘洋、朱大为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为疫情防控添砖加瓦。松山支部主委汤纯玉,锦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与市直机关支部主委卢利鹏,按照省委会、市委会的要求,积极参与问卷调查活动,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上传下达。
这就是农工党员们的行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着自己一份力量。哪有什么逆行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们披上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但就是有了这份使命与责任,他们忘却危险,与病毒赛跑,因为他们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张玥)